龋齿俗称虫牙、蛀牙,儿童因为乳牙钙化程度低,因此更易受细菌侵蚀而龋坏。尤其小朋友喜爱甜食,像糖果,巧克力等,更容易发生蛀牙。为此宝妈们也是想尽了办法,不让孩子吃糖,每天监督孩子刷牙,但仍然不能杜绝蛀牙,看着宝宝因为蛀牙疼的哇哇哭,想必妈妈们心都要碎了。
典型案例
前不久,一名8岁的小男孩因为牙疼哭,带着眼泪被妈妈带来医院就医。经过详细检查,医生发现,小孩两边的六龄牙早先发生了龋齿,半边牙齿被蛀空了,龋齿最终影响到了牙神经,引起了牙疼。
患有牙髓炎等较严重口腔疾病的儿童不在少数,每周都能遇到这类患者,甚至有的孩子一张口满口“黑牙”。
据孩子妈妈讲,他们平时不怎么给他吃糖,糖分过高的饮料也不会出现在家里,而且监督他早晚两次刷牙。可为什么还是蛀牙了呢?
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,到底怎么样才能预防蛀牙?难道早晚刷牙也不能避免吗?
Q:刷牙就可以预防龋齿吗? A:靠不住!
说到预防龋齿,我们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——刷牙!刷牙的确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,但并不能完全靠刷牙来预防蛀牙,刷牙并不能将我们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留清除干净。尤其绝大多数学龄前的孩子,在正确刷牙这个事情上,并不具备这个能力。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,发现5岁年龄段的孩子,自我刷牙只能清除25%的牙菌斑。成效极其有限。而且在国内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,更不用说帮助、指导自己的孩子刷牙了。
Q:不吃糖就不会蛀牙了吗? A:当然不!
蛀牙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,真正导致蛀牙的罪魁祸首是细菌,一般认为,致龋菌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产酸菌属,主要有变形链球菌、放线菌属和乳杆菌等,可分解糖(主要是蔗糖)产酸,导致牙齿釉质脱矿;另一种细菌可破坏牙齿有机质,它们潜藏在牙齿表面,一有机会就会开始慢慢腐蚀我们的牙齿。
因此,只是做好「刷牙」和「不吃糖」两件事,无法完美守护宝宝的牙齿。推荐阅读:“宝宝乳牙不用管,迟早都要换”!这个误区害了多少孩子?